三险一金-脑筋急转弯

这是一道入门级的经济学问题:

假设你的税前工资是10万,然后你交了2万块的收入所得税,最后拿到手的税后工资是8万。请问,如果取消收入所得税,你拿到手的工资会是多少?

我知道,不少人会觉得,应该是10万吧。

我真的很想说:恭喜你,猜中了!但是我只能说:对不起,您浪费了一条生命,你可以打电话,可以向现场观众求援,或者使用手中的神奇卡片。

因为,企业不是傻子。从企业的角度,如果没有收入所得税,那花8万块就可以雇到和过去花10万块才能雇到的人,那干嘛还要开10万块的工资?

当然,工资也不是真的就一定会降到8万块,而是会处于8万和10万之间的某处。标准的经济学答案会是:这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如果你的技能越不可替代,如果市场上像你这样的人越少,如果你有更强的谈判筹码,那工资就会越接近于10万。反之,如果满街上都是和你差不多的人,一个像你一样的位置动辄上百人申请,那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更接近于8万。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是让你属于更接近于8万的情况,还是更接近于10万的情况。你自己的处境大概自己最了解。我知道的事实是,中国一年有600万左右的大学生毕业,这些人都想做10万一年的工作,最后真的能找到的工作能挣一半就不错了。因此,如果真的一定让我拍脑袋猜大多数“白领”的命运,我会更倾向于接近8万的可能性大。

如果不交三险一金,你的收入会改善吗?这笔帐还真难算。一方面是肯定的,医保,贴息的购房贷款和养老金你是没法享受了,另一方面,你还真不一定知道这省下的三险一金有多少会变成你的收入有多少会成为企业的利润。

如果你不想再为三险一金的事情纠结,那就成为一个牛人吧。如果你是一个牛人,找工作大概会是这么开价:所有该买的,该交的你都得给我买,给我交,然后每个月拿到手的不能小于xx0000。

更新:看了几条留言,觉得急转弯真的好难啊。把话说直白一点吧:如果你是一个民工,工头发800块钱一个月给你,刚刚够生活。现在政府说,不行,你不仅要给民工发工资,还得给民工买三险一金,你出大头,民工出小头。企业能怎么办?只能买啊。然后现在政府宣布,三险一金不用交了,你觉得企业会把那三险一金发给民工吗?如果会,我只能说,你真的碰到了一个很好的企业,或者你是一个很牛的民工(参见上文关于牛人的那一段)。

三险一金未必有利于就业,特别是给定三险一金的缴费率这么高。但对于有工作的人而言,对广大没有谈判筹码的不是牛人的打工仔们,三险一金不是必然就是你收入的一部分的,特别是企业缴的那部分。我想当怀疑,如果三险一金取消,给定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你最后看到的会是自己的收入没有变化,三险一金提供的福利完全消失,然后企业凭空多出一笔利润。你可以根本反对这种政府收钱做社保的做法,这是一个完全不同范畴的问题,但是你不能假设政府如果不收钱做社保,你个人的收入还有福利水平就会上升。中国过去没有三险一金,或者没有认真执行三险一金,你看到自己的工资单上多出40%的钱吗?现在三险一金普遍了,你把三险一金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但这部分收入,在我看来,是因为规定了三险一金才存在的。三险一金一取消,这部分收入中的大部分都会消失,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实在竞争太激烈了。

是的,如果你现在去跟你的雇主谈,把三险一金用现金发给我吧,如果企业能够合法的这么做,那企业也许会愿意这么做,毕竟这对企业没有什么影响,但这是因为三险一金存在。只是,要是整个社会都没有三险一金了,你试试看你去跟企业谈,把三险一金发给我吧。我估计你得到的回答会是:什么三险一金,你想凭空多拿40%的工资,你脑子进水了吧?

此条目发表在经济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11 Responses to 三险一金-脑筋急转弯

  1. lifengiqng说道:

    你说的是短期微观领域发生的事情,长期宏观来看,企业负担减少相当于企业盈利能力增加,会促成更多的经营者进入这个领域,或者自身生产规模扩大,产生的结果是更多的人得到工作,劳资供求关系平衡逐渐往劳动者这边倾斜。

  2. zoumingwang说道:

    人家说的是收入问题,你解答的是技术问题,有什么用啊,中国就是那么多这种专家,专家很多但是简单的实际问题pi也解决不了

  3. Rison说道:

    税收的中性理论,看来经济学原理真应该是大学的必修课之一,能让人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

  4. yabo说道:

    有趣的脑筋急转弯。不过为什么不是倒过来呢?
    在没有三险一金时拿10W,有了之后企业给你8W,给政府2W。
    市场自然会对商品进行估价。然而郭先生认为没有三险一金时市场价值是准确的,有了之后就会偏高吗?很有趣的想法。

    • litz说道:

      很不幸,看来我在郭老师眼中属于经济学不入门的那一类。在我看来取消所得税,你就能拿到10万。

      我同意任何一个工作岗位的价格,是能胜任的这个岗位的人竞争的结果。同质岗位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均衡。但这个价格就是企业工资单上的税前收入。对企业而言,这个就是其雇佣一个人的总成本。按郭老师的说法,中国劳动力市场供应巨大,所以员工议价能力不足。问题是这样的供求关系,是不是已经反应为企业的实际雇工成本了?供求关系不发生变化,只是改变税收,对此均衡点没有影响。

      企业雇佣一个工人倒底划不划算,是考虑总的人工成本的。工资,社保,税,都是企业的用工成本。为啥雇主需要关心其中相对比例是多少?如果工人的边际产出不能超过用工总成本,企业就不雇那个人了。既然总成本决定均衡,当然税越少,工人实际收入越高。

      按郭老师的逻辑,要是国家把税提到6万,你还是能拿到8万的。因为8万才是你的价值嘛。不知道有没有企业愿意按郭老师的逻辑雇人

      • Su说道:

        呵呵,帮凯哥回答一下你的疑惑。劳动力市场和所有市场一样,讲究供需关系。从企业的角度看,确实如你所言,雇不雇人取决于总的劳工成本:简单的来说,只有这个总的成本小于企业的所得时企业才会愿意雇佣。这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则是考虑每一个求职者。还是简单地说,求职者有一个心理价位,只要高于这个价位的工资他就愿意接受否则则不愿意接受。注意这里是这个求职者的实际所得。

        现在回到最初那个例子。假设三险一金是税。那么求职者这份工作的实际所得是8万元;这说明他的心理价位要低于八万元。既然你接受中国员工议价能力不足的假设,那么在这个假设下,求职者的实际所得就是他的心理价位,也就是说,求职者在这间事情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而是被逼到了能接收的最低限度。

        另一方面,这个职员让企业付的总劳工成本是十万元,根据上面的推论,企业雇佣这个员工可以获得的至少是十万元。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不妨假设企业的所得是十二万。

        好,如果这时候三险一金上升到6万,那么这意味着企业最多只愿意付12-6=6万元税后工资来雇人,这意味着我们本来的那位员工会选择不就业(低于他的心理价位);当然实际上更可能的结果是这位员工的心理价位降低,被迫接受6万元或更低的工资。另一种可能性,如果这时候三险一金取消,那么这意味着企业最多愿意付12-0=12万元税后工资来雇人。是不是我们的雇员就可以拿到12万元的工资呢?很遗憾,企业发现8万的工资就可以雇到人了,因为根据假设它有所有的议价权,于是乎我们的雇员仍然只能拿到8万元的收入。当然,实际上可能出现这时雇员的心理价位提高,从而使得他的所得略多于八万元的结果。

        希望这些答案有所帮助~

  5. ushadow说道:

    很赞同关于牛人的那一段

  6. oliver说道:

    这篇有点道理,在中国,取消强制社保,大多数工作估计只能那8w出头一点吧。

  7. Pingback: 为什么我不喜欢“四金” | 墙内的木偶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