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陷阱

正在倒一个半月来的第四次时差,让我实在没有体力写东西。这是我倒第二次时差时候写得,半个月前吧,原文发表于《瞭望东方》。我对美国经济整体上悲观,我对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感到摸不到头脑。说实话,我还没看到为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叫好的经济学家,连几乎只骂共和党的克鲁格曼今天都在《纽约时报》上把矛头指向奥巴马了。简单的说,我不知道奥巴马想干什么,宏大诺言背后没有能让我看到能产生切实效果的政策,连路都没有指出来,只有诺言。专栏作家Robert Samuelson说奥巴马是伟大的伪装者,至今为止,我觉得这是实话。
 
当下,这场金融危机正在用令人震惊的速度吞噬着全球的经济增长。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已经深陷几十年未见的衰退之中,连快速增长多年的中国经济,也发生了罕见的大幅减速,带动周边的其它经济一起下滑。
 
应大萧条而生的宏观经济学,似乎应该对于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有自己的答案。答案确实有,那就是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70余年来,宏观经济学家们找到了《通论》里的各种理论漏洞,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推倒了《通论》另起炉灶,以哈佛和麻省理工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则努力修补了一些漏洞,但双方都没有做的是为下一次大萧条准备应对的方案,毕竟战后美日欧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越来越不显著的经济衰退使得担心下一次大萧条的出现显得那么多余,那么杞人忧天。现在大概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同意,当前这场危机存在把全球经济拖入一场大衰退的危险,但到头来全球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学手头现成的对策,还是那本尘封了几十年的《通论》。
 
《通论》的核心药方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拉动需求,从而拉动整个经济。这是罗斯福新政背后的经济理论,这也是美国刚刚通过的接近8000亿美元经济复兴方案背后的理论。但这真的能拯救美国经济吗?笔者认为:恐怕很难。
 
这里面一个最简单的理由是美国的危机不是因为需求不足导致的,这场危机更深层次的根源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由此引发的金融体系的动荡调整。需求的下降,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如果绝大多数老百姓最重要的财产-房产变得不值钱了,如果很多人连贷款都还不起,如果大量金融机构已经技术上破产无法正常借贷,投资和消费当然会崩溃。但如果仅仅只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人为的增加需求,而并不解决需求下降背后的深层问题,是不可能将美国带出危机的。这就好像一个胃不好的人,吃得不多,因此人很瘦。如果一个医生看到的只是这个人吃得不多,因此开出的药方是让这个人一天吃五顿饭,指望这样就能让这个人长胖,这样的药方显然是不可能有用的。
 
让事情更糟糕的是,美国之所以会陷入目前的这场危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这个国家在过去十年里过度消费和借贷。从家庭的角度看,这反映在很多家庭几乎没有储蓄,同时借了大量的债务。所谓次贷,就是一些原本买不起房的家庭仍然获得了房贷,买了他们根本买不起的房子,借了过头债。从整个国家的角度看,美国的内债和外债都是天文数字。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摊到每个老百姓头上,人均接近4万美元。在过去这些年,美国每年还有巨额的贸易赤字,每年高达6000-8000亿美元之巨,使得最近几年世界上70-80%左右的新增外债都是美国一个国家借下的。换句话说,美国的债务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的水平。如果一个国家债台高筑,借更多的债恐怕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但奥巴马的经济复兴方案恰恰就是希望通过借更多的债务来解决问题。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09年即使没有8000亿美元的额外支出,美国的联邦赤字也会高达1.2万亿美元。如果考虑进这8000亿美元,2009年的赤字会轻松达到1.5万亿美元甚至更多。这个方案其实是在指望通过透支未来来解决短期的问题,这种做法也许很难会有什么正面的作用。
 
美国,恐怕正处于一个凯恩斯陷阱之中,也就是传统的凯恩斯式的拯救方案不会对经济的复苏起到明显的作用。毕竟美国金融业在前几年的空前繁荣和美国人似乎没有止尽的消费欲望,现在看来都是建立在一个虚幻的泡沫的基础上的。泡沫的破裂,造就了这场危机,同时将美国打回了原型。真正的复苏,只有等到美国寻找到下一个经济增长点,而不是下一个泡沫的时候才能真正到来。而这个增长点究竟在哪里,现在还远未明了。
 
这也难怪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在他的专栏中感叹:我相信美国会走出危机,但问题是怎么走出去?要多久?
此条目发表在经济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16 Responses to 凯恩斯陷阱

  1. 说道: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说到根本上,就是需求和供给的巨大矛盾。金融危机的背后,是金融资本不断积聚风险所导致的,而最为根本的风险就是需求相对于供给严重不足。面对相对不足的需求,金融体系想到的是使用金融工具进行“创新”,创造“虚拟的”需求。金融资本刺激需求满足供给,不是真的要为消费者提供商品,而是为了进行自身的不断增殖。现在,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终于激烈的爆发了,一个行业(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供给,暴露了其他行业(如汽车业)过度供给的问题。一边是还不起贷款的民众,一边是拿着高薪和红利,甚至通过诈骗来获利的资本家(诸如麦道夫),难怪奥巴马要限制华尔街高管的薪水了,但是,他限制得了吗?美国的经济体系,不是一直存在着两极分化么?华尔街的高管,玩弄手中的金融工具,从产业资本家那里抢走利润份额,以至于金融业的利润率远高于制造业的利润率。这就是事实,连总统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2. Yumin说道:

    就怕世人对于奥巴马的期望转变为失望,那这个世界最后一个上帝也没有了,人们就会疯狂。

  3. 自欣说道:

    我从朋友发给我的一封e-mail里头看到这样的一句话: “Owners of capital will stimulate working class to buy more and more of expensive goods, houses and technology, pushing them to take more and more expensive credits, until their debt becomes unbearable. The unpaid debt will lead to bankruptcy of banks, which will have to be nationalized,and State will have to take the road which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communism. ” > Karl Marx, 1867 > > “资本家会刺激工人阶级大量借贷消费越来越贵的商品,房屋和新技术,这将促使他们背负越来越大的债务,直到这些债务无法偿还并导致银行破产,随后政府将对银行进 行国有化,从而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之路。” - 卡尔 马克思《资本论》1867年.由于本人不是学经济的,也没有学过资本论, 所以无法查找到此话是否出自《资本论》,能有朋友帮忙求证一下吗?谢谢!

  4. 一览说道:

    上帝不爱美国了.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看起来好象是而且似乎也应该是新能源,但是现在油价走低对美国的大力宣传关注全球变暖鼓励绿色新能源不利。由此拉动经济显然缺乏动力。我看不出出路在哪,不如祈祷中国走强来刺激全世界的经济委靡神经吧。

  5. 说道:

    个人认为,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通过现代企业的社会化生产模式进行生产后,可以看到任何个人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力要远远大于他个人的基本需求。这个矛盾在现阶段无法避免,产能过剩也就无法避免,所以经济阶段性调整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

  6. Roy说道:

    奥巴马的团队里不是有萨默斯、罗默这些人么,是他们同样大有信心还是政治太复杂?

  7. yu说道:

    所以农业人口越来越少,第一线工人越来越少,才有越来越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啊。===============================剁辣椒发表: 个人认为,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通过现代企业的社会化生产模式进行生产后,可以看到任何个人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力要远远大于他个人的基本需求。这个矛盾在现阶段无法避免,产能过剩也就无法避免,所以经济阶段性调整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

  8. Hayden说道:

    不知道大大对辜朝明的<大衰退>中的观点有何看法, 他也是认为需求减少是表现, 而提出负债平衡一说.至于你那个胃不好的比喻,更完整的应该是, 一个人胃口很好, 天天狂吃海喝, 突然一天胃口变坏了, 人不断的瘦下去, 而医生采用的方法是给那人注射相当多的葡萄糖, 强迫他吸收, 以阻止他变瘦并维持生命.

  9. Jun说道:

    确实奥生的经济政策是东敲一榔头,西焯一斧子,摸不着头脑。不过对所谓经济学家的意见也不必要太看重,奥生手里也有一大堆大名鼎鼎的所谓经济学家呢。这其实说明了所有的人都是在瞎猜,奥生也在碰运气。如果在他任上恢复过来了,那总可以归功于其中的某一条,如果运气差,那就换个人。我同意克鲁格曼,总是会走出危机的,这样或那样走。奥生能够利用超人气改革一下那昂贵又不人道的医疗保险制度的话,他就已经可以青史留名了。拯救美国这个要求太高了,只有上帝能做到,也就是只能靠运气。

  10. Jun说道:

    那段马克思的话是山寨的。

  11. Eva说道:

    美国人消耗的比产出的小,如果不改变这个,崩溃也只是迟早的事,或许药方是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其它的方法,也就是人参,当归乱补一通,吊一吊。。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慢慢来吧

  12. z0说道:

    需求与供应的矛盾我认为归结于劳动分配制度,不是没有需求,比如有人买不起汽车而有人可以买10辆但他只需要一量就够了,如果把有富裕的购买力转移给缺乏购买力的人就能扩大需求,也就是通过信贷而达到的。目前这条路断了,要想改变需求根本还在于改变劳动分配制度。底下有同学提到金融资本的利润远远高于产业资本,这是事实但必须改变。金融资本来源于分散的富裕购买力,我大胆假设:这些富裕的购买力可以直接投资于生产活动而不是存在银行,工人提供劳动力同时可以从利润中分红,真正的集体所有。对于企业来讲不用借贷付息,较少成本,对于个人投资如工人可以得到比利息更多的分红。

  13. 北纬30说道:

    哥们,对一个因为肺炎而发烧的患者,退烧药虽不能治病,但也是必须的你说的对,不能一直吃退烧药,问题是还烧着呢

  14. 唯诚说道:

    辛苦。。。

  15. Steve Yudong说道:

    前些年我在美国的时候美国人说生化医药是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增长点,并且许多机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相关研究。问题是医药事关政治,医药企业在美国虽然得势,药价贵得不行,但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可能消费不起,其他国家的政府也不能允许治病救命的药物那么昂贵让美国人赚钱。至少现在看来这个行业还撑不起美国经济,方向可能看错了…

一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